首先,我们要在这里对不关心甚至对电子竞技嗤之以鼻的朋友们说一些话:电子竞技早就不是原本那种“害人害己”的形象,它已经被列入亚运会表演项目了,而成为正式奥运项目也是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在这次的亚运会表演赛上,在多个项目上拔得头筹的便是我们了不起的中国代表队。
所以,当我们聊起电子竞技的时候,不应该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如果说《绝地求生》在有那么一段时间里完美替代了《英雄联盟》而存在,那么近期这段时间重新回到游戏玩家们心中TOP1位置的一定是《英雄联盟》。
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是《英雄联盟》中国赛区(LPL)最接近大满贯的一次,或者说这是中国战队RNG最接近大满贯的一次。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很多的年轻—读者朋友们曾经或现在是一名“召唤师”,此次LPL在S8全球系列赛上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
八强赛中,IG战队在被连追2分的情况下,凭借第五把中各个队员的完美发挥把韩国赛区(LCK)的头号冠军种子队KT斩落马下;而作为LPL的头号冠军种子队RNG由于队员心态和教练组BP的原因意外爆冷,输给了来自欧洲赛区(LCS)的队伍G2;还有一支来自LPL赛区的队伍EDG不敌欧洲老牌强队FNC,遗憾止步八强。
原本大家还想着,这次的S8总决赛会不会是两支LPL战队站在LCK的土地上开打,但所有的幻想都在八强赛后灰飞烟灭,最后的四强中只保留了一支LPL队伍。
令人兴奋的是,昨日S8半决赛开打,带着“复仇”任务的IG战队以3:0的大比分轻松拿下G2,昂首跨进了S8总决赛的大门。
时隔四年,LPL重新回到了S系列总决赛的舞台。
虽然这其中有喜也有悲,不过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为LPL默默加油。
作为球鞋媒体的我们还发现了,在为LPL或者说整个电子竞技产业加油的,还有那些运动品牌们。
我们从近的说起,在这次的S8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见热门冠军队伍RNG出现在四强的名单中,而RNG。
Uzi在“六年磨一剑”后依旧还是没能摸到总决赛的键盘。
不过在此之前,NikeBasketball找上了RNG。
Uzi进行了一次跨界合作。
NikeBasketball为詹姆斯带来了“DRIBBLE”理念,而Uzi则以“DRIBBLECARRY”的标签成为了“DRIBBLE”系列的“新面孔”,与Uzi一起出镜的还有当代青年实力演员“DRIBBLE入戏”白敬亭。
根据我们了解,这次Nike与Uzi仅是以合作的方式同框,并不是大家传言的代言形式。
不过这足以证明,Nike已经关注到了电子竞技领域中潜在的价值。
而Nike一贯的作风便是“要么不找,要找就找最好的”,那么Uzi这位世界顶级ADC便是最佳合作对象。
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Nike盯上电子竞技这块“香饽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RNG。
Uzi之前,Nike旗下的JordanBrand早就已经找上了WE的Xiye和QGHAPPY的猫神进行了合作。
同这次NikeBasketball与Uzi的合作相似的是,他们之间也是一次性合作,并没有签下任何代言合同。
为什么Nike屡屡要找电子竞技运动来进行跨界合作?
电子竞技又能给运动品牌带来哪些影响?
为什么又只是合作关系出现?
这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一番。
诚然,诸如JordanBrand这类的品牌,它们的品牌主心骨仍然是传统运动,品牌的灵魂人物仍是Jordan。
但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成长,Jordan的故事已经不再如先前那般广为人知。
于此,品牌的消费者之前出现的沟通断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JordanBrand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围绕年轻人,为品牌和产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治病要治根。
网络时代的快速铺开,让实战运动逐渐失去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不需要踏出家门一步的电子竞技。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失去对户外运动的兴趣,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要远长于出现在篮球场和绿茵场的时间。
虽然电子竞技已经风靡许久,不过由于该项运动始终有着“精神鸦片”的差评,让品牌们望而却步。
不过就在去年,官方宣布电子竞技将加入亚运会成为表演项目,大家这才认定了打游戏合情合理。
的确,电子竞技是年轻人们的新关注点,诸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这类电子游戏都拥有着颇高的人气。
“新大陆”是找到了,那如何去发现“新大陆”上的“那枝花”,这又是扔给品牌们的一个新课题。
在传统定义中,Idol一般特指在某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
歌手Idol的吸引力在于歌声,演员Idol的吸引力源于演技,那么电子竞技选手的过人之处在于超强的游戏意识和游戏操作。
JordanBrand钦点的WE。
Xiye是LPL全明星选手也是亚运会表演赛里的APC;NikeBasketball钦点的RNG。
Uzi是LPL里程碑选手,和Xiye一样,是全明星选手也是亚运会表演赛里的ADC;猫神,我们光从名字就能听出他于KPL中的地位。
这三位几乎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Nike的眼光真的很准。
发现了“新大陆”,又找到了“那支花”,接下来我们要知道电竞能给品牌带来些什么。
即便是合作形式,电竞选手能为品牌带来了进一步的知名度扩张。
大众的消费习惯都是一样的,都会带有跟从的心理。
那么明星电竞选手的穿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身后所追随着的粉丝们。
当然,这个数量与成效有多少,我们在此也不敢妄加猜测。
但光从NikeBasketballxUzi这一合作企划来看,即便不是詹姆斯的球迷,冲着Uzi去消费的粉丝也不再少数。
再者,寻找新鲜血液也是品牌们一直在力求的。
电子竞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保不齐能够成为日后的主流文化之一,就像谁都没想到有一天说唱文化能够登上舞台并且收获大批粉丝和消费者一样。
抢先于其他品牌在电子竞技领域上立足,也是品牌发展规划上的重要一掷。
很显然,电子竞技于整个市场中的接纳度还没有足够的好,能够完全接纳电子竞技的人除了玩家之外,其他人群还需要一段时间去了解。
所以,运动品牌和电子竞技选手签约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与此同时,电子竞技选手也存在着不稳定性。
就好比这次的NikeBasketballxUzi,Uzi所在RNG战队在八强遭到淘汰。
从战队实力层面分析,RNG是绝对不可能输给G2的。
但由于队员们的轻敌,导致最后输掉比赛,Uzi的几次谜之操作让他背上了打假赛的骂名。
Nike是不愿意去承担如此大的风险的,还记得当年Vlone的主理人A$APBari染上性丑闻之后Nike的行动吗?
Nike取消了NikexVloneAirForce1的发售,也宣布从此和Vlone不会再有任何合作。
虽然这样的类比不是特别恰当,但足以见得Nike会把合作风险降到最低,更不用说签约了。
那以后也只是合作吗?
在我看来,未必。
在电子竞技已经成为正式体育运动项目的今天,签约电子竞技运动员也在情理之中。
品牌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考察期和缓冲期,等一切准备就绪,指不定哪天,我们会看到NikeUzi1。
0。
其实不仅是Nike,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支持电子竞技这项体育项目。
李宁与EDG的合作,361度开始进军电子竞技行业,还有这次大众、梅赛德斯对LPL的鼎力支持。
我们能看到的是,电子竞技已经被重视起来了,留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很大。
喜欢和关注电子竞技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静观其变吧。
最后,IG加油,LPL加油,中国电子竞技加油!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Posts
暂无相关文章
